1

104合歡山–優質化的前置課程

這幾年的合歡山課程前置課程,有很大的「翻轉」!

一、上午高山生態、高山症預防、登山裝備、秋季星空與冰河地形四套學習課程。將近四百人的學習課程,來自宜蘭、台南跟新竹的學生,雖然每班的人數也要六、七十人,這是這樣的運作與講授內容,我們幾乎花了七、八年的時間才一一到位。

二、畢業學生及幹部的榜樣學習。這些MIG(Made In G.W.)的孩子,我相信是許多學校最好奇的!常常有老師或家長會問我們:怎麼這些孩子那麼棒?其實,這些孩子可是我們從小學到高中一路陪伴五~七年的孩子,可是一屆一屆慢慢累積塑造出來的孩子!他們很不一樣,但是都是血統純正的「法拉第少年」啊!(中午休息,我說:誰可以幫忙把廁所洗一下?立刻四、五個高中生九往廁所走去!)這樣的孩子回來,其實是學習最多的,老師常常給他們問題跟功課,特別是帶領學弟、妹及課程設計的學習,我相信只有這裡會扎實的讓他們又再次「遇見法拉第」!

三、老師團隊的課程開發及協作。我常常說:「老師」這個名詞應該是個複數的觀念,過去加盟的學校夥伴今年反而成為課程的講師,尤其龍山、頂埔跟家扶中心的社工,都是專業教學的提供者,看著家扶帶的破冰活動,幹部跟孩子都很投入,這是一種教學的新面貌,讓課程可以真正的「協作」!其中還有工研院的外部資源的系統開發,那也是花了好多好大的力氣,一步一步走出來的!這樣的學習教材跟學習教法,絕對也是台灣教育空前的!

 

四、家長後援會與家長參與。今天我們正式成立家長後援會,這是光武這個課程的第一次!我們確定三個功能:一是課程參與(如SNG課程紀錄),二是行政支援(如食、宿),三是二手登山裝備的彙整與流用。光武不是明星學校,他一直以來就是所「社區學校」,面對越來越多參與的戶外探索學習課程,他應該避免越走越「貴族化」,所以面對一個常態型的社區,就要兼顧社區裡不同條件家庭的課程需求,所以提供資源、充分運用資源的平台必須隨課程發展而有更妥善的建置,好提供不同孩子的學習需求,甚至分享給其他學要的社區!我們家長聽進去了,所以接下來他們有一連串的想法協調及策略。我希望這樣的平台是可以越來越好的!

 

五、下午的課程:相見歡破冰與分享、議題論述(合歡山與我的故事)、家長裝備說明及成立後援會。我們一直覺得今年的合歡山會很不一樣!應該是這個「議題論述」的學習課程!不過到目前為止,我們一方面驚喜也一方面擔憂,因為是否能最後在孩子的內心中引導出他們「登上自己生命中的那座高山」?真的還不知道!(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