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101綠島騎跡─課程的再反思與批判(鈺琪)

2012/2/6綠島課程建議與討論(鈺琪角度)

 

一、            我的觀察角度

綠島,是我不曾參與的法拉第課程,甚至我本身也未來過這個小島。加上先前因學校考試,無法參與行前各項課程與路騎活動,所以這份資料所有的觀察和想法,都以這六天的現場活動為基礎,也難免會有觀察或記錄不周之處,這得請各位多多包涵才行。

此外,因為個人興趣,我的觀察視角著重在戶外學習本身,而較少紀錄課程行政執行或人力資源組織方面的狀況。我個人的理念是,一個好的課程需要從學習面做完善的觀察與評估,這樣才能瞭解學習主體的活動狀況,也才能讓一切的付出和投入變得更有價值。

 

二、            我所觀察的課程理念與特色

就一個局外人來看,在這次的綠島,我深深感受到這套課程的特色,包括以下幾點:

1.          從小學高年級到高中的完整學習機會:參與課程的除了光武的在校生,還有畢業生與其他國小高年級學生,這使得綠島課程成為一個跨年級/年齡、班級、團體的學習舞台,這是目前國內尚未發展出的模式,光武的法拉第課程已經跑在十二年國教之前。

2.          由學校教師研發與執行的校本課程與跨校合作方案:這是國內少見以學校教師(不論校內或跨校)為主力的大規模戶外教學方案,有別於一般少數幾班導師自行辦理的班遊模式校外教學,也不同於招標及委託校外單位辦理的戶外教學課程。而且教師團隊的合作和應變能力超強。

3.          提供學生考試與教室外的能力學習與自我成長機會:刻意營造學科知識與考試以外的學習經驗,有別於多數學校以學科學習為護身符的戶外教學活動,這使得學生有機會體驗以知識填充及測驗為主的學校生活和學習方式,也有少數學生能在心得中省思自己的學習方式。

4.          學生成為課程主體:在給定的任務和角色中自主學習(雖然還比較模糊),罕見的由學生設計和記錄課程的戶外教學課程,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極高(基本上已經是採用高等教育的學習模式了)。

 

光武綠島課程的教育理念在創造豐厚的學習機會和表現舞台,讓每位有意願參與的學習者,都可以依據自己需求,探索和嘗試想學習的東西。學習者的選擇似以「參加意願」為主要標準,輔以取得家長同意、完成行前課程和體能訓練等要求。

這種學習者挑選機制與課程特點的優點是,可以讓有意願的學生自主學習,包括思考和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自己安排時間和學習解決生活或時間衝突的問題。但缺點是若學生沒有事前預備或行前課程,容易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意義,在心態上流於玩樂,且使學習效果稍打折扣。

 

三、            教室外的學習機會

(一)目前觀察

光武綠島課程是由以下幾個活動元素所構成的,其特點分述如下:

1.          以單車為主軸的服務學習:

在教學上,是以單車組裝與維修作為技能學習的主要內涵,並以長途路騎作為技能應用與評量的方法。進一步更將此技能轉化為社區服務,讓學生再次卻認定並精進自己的單車技術,得到上一層的自我效能感。

2.          學校特色與學習成果的展示與轉化運用:

綠島課程也將光武的學校特色藉此展示、轉化與交流分享,其內容包括科學專題成果展示與教學轉化,以及國管樂的音樂會。這些課程需在活動前進行大量準備,也是綠島課程的主要活動。

3.          以當地環境為主的自然與人文體驗活動:

主要是透過解說課程與自主探索的空白課程方式進行,在這次的綠島課程,共有第一天下午春秀老師與 林登榮 老師的海岸觀察與解說;第四天上午的朝日溫泉體驗、牛頭山空白課程、下午的人權文化園區與綠島國小導覽解說;第六天上午的綠島環島;以及每天都會進行的綠島巡禮路騎(不論長度距離為何)。此外,尋寶課程也刻意設計支線任務,增加學生與自然或人文環境的接觸機會。

整體而言,課程中與綠島當地環境的接觸時間和機會還滿多的,但這些活動都是到了當地才開始進行,事前的預備和訓練時間較少

4.          i-bike系統為核心的資訊教學活動

此系統在綠島的運用,已經跳出單純的車隊定位與管理功能,而開始成為課程的重要教具之一,學習如何運用此系統也漸漸變成技能學習的一部份,像單車一樣。

 

(二)小小建議

    以下幾點是一些針對以上學習元素的(局外人觀點)建議,僅供參考。

1        服務學習的層次:

服務學習可初分為能力和精神理念兩種層次。前者即是學生可以分享和提供的能力、經驗和資源,包括國管樂、科展與單車義診。

後者指的是能力背後的教育理念與學習意義,特別是「服務主體性」的問題。這還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一是以光武龍山學生為主體的能力展現與自我肯定;二是以公館國小的需求為考量;三是「互為主體性」的課程設計,亦即光武龍山學生與公館學生彼此平等地交流學習經驗和資源。

以這次綠島課程為例,公館國小的發揮機會有尋寶活動、晚會表演、以及家庭晚餐,未來或許可以考慮增加公館國小的表現與回饋分享機會。

2        學校特色與學習成果展示與轉化運用:

在科學營部分可以選定 一兩 組優良的教學進行紀錄和分析,提供未來學生自行規劃課程時的參考。另外,在國管樂部分,改譜及樂團練習似乎需要不少時間與專業指導。

3        環境體驗與學習:

目前課程雖安排許多接觸自然與人文的機會,但由於這些時間較為零散,且似為其他主軸課程的輔助活動,因此其主題較低、環境經驗的安排較無系統、亦不連續。建議為來課程可系統性地安排三種環境經驗與學習層次,包括童年秘密基地分享、自主進行自然探索、地球科學或環境議題調查。

第一類環境經驗之目的在建立學生與綠島環境的正向關係,體驗綠島之美,這包括由公館學生介紹自己的秘密玩耍基地探訪(可設計為學生解說活動,並搭配誰來晚餐的課程)。

第二類則是增加自主探索環境的機會,例如牛頭山的自由漫步,讓學生建立個人與綠島環境的直接關係。

第三類則是環境議題問題,可將主軸放在綠島自然生態系統的認識與環境問題的調查上。自然生態調查可配合春秀老師與登 榮 老師的地科與地理調查課程。環境議題則可定調在遊憩活動對綠島生態與人文社會環境的影響,透過觀察與居民訪談方式進行(還有其他的教學模式可選擇)。

此外,環境教育亦可結合或用在生活教育上,例如以「食物里程」遊戲規範便利商店的消費行為,或以廚餘比賽(每天/全體)減少每日的廚餘量。

4        資訊教育的深化:

突破定位管理、即時紀錄與分享功能,結合自然生態或環境議題的調查活動,可以善用i-bike系統的網路與資訊搜尋功能。

5        學習者與學習層次的界定:

整個課程有不同層次或位階的學習者,包括教師本身、畢業生(大學與高中)、中高年級幹部、國一新生、國小學生。建議應針對不同經驗(比方說參加過哪些課程)的學生明確設定不同角色和任務,例如課程顧問(老師)課程活動總規劃者(大學生)課程活動總團隊(高中生)課程執行與輔導者(幹部)較無經驗的隊員。給予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機會(訓練課程)、以及學習模範,會使學習者在一定的方向與範圍內,摸索和設定自己的學習目標。老師也可鼓勵學生在這些給定的選擇之外,盡情地自由發揮。

6        太過豐富的學習機會:

課程常需有特定的主題性(但此課程的主題為自創的『法拉第』課程,因此不受限於既有的學科領域或議題的限制),因此建議服務學習、學校特色與學習成果的展示與轉化、當地環境的自然與人文體驗活動、i-bike系統為核心的資訊學習等元素,需有優先順序的取捨和系統系的安排。太多的經驗和活動,有時會帶來忙碌,而不是有效的課程『張力』。

此外,活動當中的反思時間,有助於沈澱和整理學生每日的經驗和經歷,應想盡辦法保留和經營這樣的時間(不只是經營團隊,還要經營經驗,讓初級的學習經驗(體驗),可以透過引導變成反思性經驗,這是杜威經驗學習的主張)。

 

四、  課程品質管控(承載量概念)

承載量是保護區在進行自然資源管理(含遊憩規劃)時所發展和運用的概念。在保護區的經營管理上,可分為環境生態承載量、設施承載量、社會(心理)承載量等面向。

其中環境生態承載量,是以既有的生態調查與長期環境監測資料為基礎,計算環境(含步道)能夠接受的衝擊程度;設施承載量則以當地現有的遊憩設施(如住宿空間、活動場地、污水與廢棄物處理等)作為人數管控的基礎;社會心理承載量則指遊客能忍受的遊憩空間的擁擠或吵鬧程度。以上各承載量都有許多計算方式,並沒有單一的絕對數值。

建議未來法拉第課程可從以下幾個層面運用承載量的概念,來決定每次課程的參與人數,並由此設定彈性的參加者資格或條件。

課程承載量面向可包括:

(1)環境生態的衝擊(例如一次一百人踩過山徑的影響)

(2)當地遊憩設施的容量(有多少宿舍和活動場地)

(3)規劃團隊的人數和品質(教師參與和幹部的人數與適當的輔導或陪伴比例、家長後援等)

(4)教育經費與資源等。各方面的課程品質承載量承載量,可由負責該項工作或業務的較師提出觀察和想法,並由大家決定恰當人數。但不論如何計算,承載量都不是一個絕對數值,而相對數值。

 

五、            紀錄與評估

課程紀錄具有許多優點,包括為課程規劃過程與結果留下豐厚記錄,方便課程執行經驗傳承,也可加以整理或轉化為參賽或報導資料,利於未來進行課程方案評估(evaluation)。

這次綠島的觀察記錄系統分成三種視角,一是畢業生的蒐集記錄,一是教師的觀察、一是校外人士(我)的觀察記錄。這些層次與視角豐富的紀錄資料如何系統性的蒐集和整理,作為課程未來評估、規劃與調整的基本資料,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附錄:鈺琪角度的課程記錄(超連結)